别嘲那个努力的考研人是“卷王”

她的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985院校的王牌专业之一。




当我跟她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她大笑了一下,自豪中带有一点尴尬,说道:“这个专业看起来天花板很高,但门槛很



她的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985院校的王牌专业之一。




当我跟她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她大笑了一下,自豪中带有一点尴尬,说道:“这个专业看起来天花板很高,但门槛很低的,就是本专业就业太拉跨,才跨行嘛……”

就像她对自己专业有清晰的认知一样,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她的目标感都非常强。

说到为什么选择电子科技大学,而不是在西南地区综合实力排名更高的川大,小芦用一种非常坚定的语气跟我说:

“考研择校,看综合实力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看与学校相关的产研方向,比如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未来可以去高新技术行业,我在考研老师那里了解到电子科大和川大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很明显,我想去的行业和电子科大联系更紧密,未来我可以借助的力量也会更多。”

在和小芦的交流中,我能非常明确地感知到一个现象:

经历过职场的人,当他们再次重返校园时,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这件事,异常的清楚。

“我读的是MBA嘛,班上的同学都是有过工作经验的,大家对于有机会重新学习这件事有非常高的热情,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天晚上,半夜两点,班级群里大家竟然在讨论这两年要抓紧考个什


么证书,有要考CPA的,有要参加法考的……我自己是没那么卷啦。”

但我其实看到了她书桌上在“数据分析”专业课下面压着的书,商务英语BEC

小芦特别豁达,她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个既佛又卷的人”。

她的确也是这么做的。

21年行业崩溃后,留给她的时间其实不多,仅仅只有3个月的备考时间。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MBA的原因,因为相对其他专业来讲,它最好考,要的人也最多。”

3个月,对于任何一个考研党来说,尤其是23、24届的考生,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小芦从容的表面下,却有一套非常卷的方法,甚至,是我近些年来听到过最高效、最见效的一套方法理论。她说:

“当时考研的老师,我叫她越姐,她给我的建议是,搞清楚自己哪里薄弱,不做那些有的没的,就是刷真题,反复刷,错了的记下来,接着刷,当时我们会有模拟考,她不在乎我的模考成绩,也告诉我别在乎,只要之前我做错过的,没弄懂的,这次不再犯错,弄懂它,正式上考场就没问题……”

小芦考研班级合影

她说这套方法的时候,整个人的气质一下子不一样了,尤其是眼睛,特别像高中班里同学讲题的眼神。

“你别看我现在说这些好像很轻松,但我告诉你,我当时做专业课的题是被难哭了的,你想想3年没碰过数学的人,突然要做数学题,我整个人都很崩溃……”

短短3个月的时间,小芦经历了不会做题被难哭,疫情隔离在家没有心思学习被自己气哭,错题反复做反复错的崩溃大哭……

对于工作之后再投入到学习中的人来说,如何恢复学习状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其实当你投入进去之后,就会发现,学习这件事的本身就是一个提升的过程,你会感觉到自己不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学习习惯,尤其是专注度,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享受学习的过程,似乎是每一个从职场重新投入学习怀抱中的考研党,嘴边最常提及的话。

和小芦同学一样,今年一战考入重庆大学新闻传播系的小孙也说了同样的话。

小孙的本科是“土木工程”,而且在决定考研的前一刻,他刚刚拿到了国内TOP5的房企offer。

相比小芦同学“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小孙更像是主动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他不仅放弃了工作offer,而且还选择了一个“卷王专业”——新闻与传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