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才进莞来!东莞计划3年联合培养3700名名校研究生



4月8日,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印发《东莞市推动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将研究生基地打造成为国内外高校院所开







4月8日,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印发《东莞市推动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将研究生基地打造成为国内外高校院所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的前沿阵地,为东莞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输送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东莞提出,到2024年,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合作的高水平高校累计达到30所;参与联合培养(实践)单位累计达到600家;在莞联合培养(实践)的研究生人数累计达到3700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站累计达到85家;研究生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或公开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产出累计达到1800项。

通过联合培养(实践)项目牵引,促成一批产学研项目合作、科研成果转化、核心技术攻关等落地,推动一批优秀研究生毕业留莞就业创业。加强与香港、澳门等大湾区城市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工作,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

具体而言,东莞将从五个方面,深化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

建立有东莞特色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管理体系。深化高校院所合作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合作网络。巩固联合培养(实践)单位的主体地位,构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体系。加强研究生培育管理机构建设,提升研究生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统筹协调机制建设,提升协同育人水平。

拓展研究生培养渠道,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扩大研究生联合培养规模,探索更多专项培养模式,持续开展研究生专业实践。

完善研究生基地建设管理,夯实研究生培养工作基础。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完善培育管理制度,加强研究生思政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发特色课程体系。

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载体建设,构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培养体系。推动研究生基地升格为国家级基地,深化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站建设,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

多措并举吸引研究生留莞创新创业,打造优质就业创业平台。包括实施研究生培养评优奖励计划,搭建研究生就业对接服务平台。

相关报道:

南方观察|从0到1923,“东莞联大”巧聚天下英才(附视频)

【记者】吴擒虎

【作者】 吴擒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