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大军突破500万!卷疯了怎么办 拒绝焦虑,还有Plan B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 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为 1076 万人,同比增加 167 万人,是近 20 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2004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239.1 万,到 2022 年的 18 年间,毕业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 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为 1076 万人,同比增加 167 万人,是近 20 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2004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239.1 万,到 2022 年的 18 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约 837 万。2020 年疫情爆发以来,至今已有 3 个年头了,经济形势严峻、外部环境恶化,使企业经营受到全方位的影响,企业预算缩减、岗位优化,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本科毕业本来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但眼看着企业的招聘门栏越来越高,很多同学也不得不决定去读个研,一方面可以暂缓就业压力,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未来的就业竞争力。根据 2022 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为了更好地择业,近两成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考研。

所以,这两年,考研成了热搜榜上的常客。考研党,也已经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

随着 9 月 24 日考研网上报名的正式开始,考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预计总数将突破500 万人!

图源:新浪微博

这还不是全部哦,人数突破 500 万的同时,国内各院校招生简章陆续公布,大家惊讶的发现,今年大部分院校竟然都缩招了!

消息一出,一片哀嚎:这辈子我还能考上研究生吗?

图源:新浪微博

事实上,大家的担忧也是有据可循的。毕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这几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每一年都在起飞。

据统计, 2022 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高达457 万,但预计招生的名额却只有 24% 左右,考上想上岸简直是难上加难,再来看看近几年考研的录取率。

如果说 2022 年是考研的诸神之战,那 2023 年就是考研的决战紫禁之巅了。

考研,俨然已经成为一座诡异的“围城”。

你还想考研吗?

因此,很多人将目光转向了出国留学,虽然都是考研究生,但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且国内考研内卷严重,国外考研的竞争力也在逐年上升。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近日发布了《 2022 海外应届留学生就业竞争力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应届海外留学生期望平均年薪为 23.11 万,比国内应届生高出 9.04 万元。

报告选取了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的人才竞争力指数的数据。

通过数据可知,留学生在招聘时,有更大的优势。

80.85 %的企业 HR 认为在同等条件下,留学经历会成为候选人的加分项。

大行业留学生优先职位的招聘平均年薪均高于行业整体平均水平。

大部分热门行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招收过海外留学生。

涉外事务/翻译、品牌/市场/公关/新媒体、产品/运营、工程师等是过去一年企业招聘留学生涉及最多的岗位。

如果不做一个清晰的了解,盲目的去决定和准备,在这个日趋内卷的时代,很有可能最后自己付出了很多,但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

下面将从以下五点来全面的阐述国内考研和国外考研留学的形式、区别、各自的优势等,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五点

国内考研和国外考研留学怎么选

01

时间成本

考研

国内硕士实行分学制,一般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3 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2 年)。

留学

大多国家或地区如英、新、澳、中国香港都是分为授课型硕士( 1 年)和研究型硕士( 2 年),其他国家如美国,硕士学制多样,因为专业不同,时间从 1 年到 3.5 年都有,但两年制是主流,总的来说以1-2年左右为主。

所以从时间优势这一块来说的话,出国留学的优势相对会大一些,国内学制时间基本 2-3 年,国外留学学制时间以 1-2 年为主,时间短意味着如果你选择出国留学,在国内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相比你同届的同学来说,你会比他们多 1-2 年的工作经验 ,更好的为自己积攒优势,抓住机会。

02

申请难度

考研

国内考研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政治、数学(个别专业不用考))和专业课考试,考试时间是在每年的 12 月份统一进行笔试,次年 3 月份左右再由各学校组织进行面试。

每年考试机会只有一次,也只能报一所学校,除了国家会根据当年的报考人数,考试难易程度来对每个专业大类设置国家线外,各个学校也有自己的分数线,尤其是国内考取 985、211 类学校,校线分数很高,竞争激烈,难度系数较大。

留学

国外读研不需要考试,是申请制,一般会综合考量你的硬背景( TOFEL / IELTS 、 GPA 、 GMAT / GRE 等)和软背景(实习、科研、比赛等)。

每年可同时递交多所院校申请,因此成功的概率相对来说会高一些,能申请到学校不难,但申请到世界名校也是有难度的,例如英国 G5 、美国 TOP 10 。

如果决定出国留学,可以早些开始准备托福、雅思等语言考试。特别说明一点,部分院校是可以接受后补雅思成绩的,所以考研和留学是完全可以同时准备的。

所以总的来说,在申请难度方面,如果是想冲刺名校的话,国内与国外都是有较大的难度,都需要好好准备相关的考试。

但国外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递交多所院校申请,因此在选择学校时可以用冲刺、适中、保底三个档次来选学校,这样至少是可以保证到有书可读,上岸几率会比国内大一些。

03

费用

考研

在国内读研,学术硕士学费一般是每年 8 千- 2 万元左右,专业硕士因为报考的专业不同导致学费不一样,有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生活费一年大概需要 1.5 万- 2 万,相对出国留学来说还是便宜一些。

留学

出国读研,不同国家和学校专业有不同标准,比如美、澳、加这些国家的学费相对高一些,平均每年学费和生活费一年在 40 万左右,像英国、中国香港这国家或地区学费相对会低一些,平均每年学费和生活费一年在 25-35 万左右。

不过出国留学往往可以申请到一些奖学金或补贴,同时为了吸引国际人才,一些学校会发放高额的奖学金。

所以就学费这一块来说,国内会便宜一些,国外每个国家费用都不同。提升学历也可以看做是一件投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决定,用自己能够承担的方式来提升自己。

04

排名

考研

国内大学一共有 8 所院校进入 2023 QS 世界大学排名前 200 (北京大学(12)、清华大学(14)、复旦大学(34)、浙江大学(42)、上海交通大学(4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4)、南京大学(133)、武汉大学(194))。

留学

国外大学 2023 QS 世界大学排名前 200 中,名校数量是很多的,例如:英(33 所)、美(23 所)。

因此国外相对国内来说,排名高的学校更多,相对于国内的名校竞争率来说会稍微低一点,因此更有机会考上名校。

05

含金量及个人成长

考研

一般国内读研对考公务员、进国企等帮助较大,如果是就读国内的 985 & 211 ,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未来去找工作时就是你很好的一张名片。

国内读研的话大部分都是教科书为主,科研和学术环境相对较弱。但在国内读研期间,学生在国内的就业市场联系会比较紧密,可以通过学校、导师推荐或自己去摸索投递等方式实习就业,也能够去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

留学

留学生所在的国家会提供就业的机会(比如新加坡提供一年的工签),因此可以在海外工作得到锻炼。

回国就业的话,很多职位对应聘者的海外经历(求学或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国内企业普遍认可留学生的创新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可以在找工作期间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国内 82.5% 的企业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外留学生采取了倾斜性的待遇。

因为和国内学制的不同,国外有的研究生学制只有一年,因此在学制安排上是非常紧凑的。

留学生不仅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适应新环境和习俗的能力,锻造自身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在接受不同教育制度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宽自己的国际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尤其在国外留学后,对英语水平的提升可谓是突飞猛进的,特别是口语水平,相对于国内的应试考试模式,这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所以,综合分析含金量和个人成长这一块,国内名校的含金量是很高的,且在国内实习较为方便,但竞争力很大,名校考上几率较小;国外留学生归来后也很受市场青睐,且国外留学的经历能够很好的锻炼自身独立性、扩宽自己的视野和掌握一门外语。

留学和考研可以同时准备吗?

要看个人情况,如果大一大二就做好两手准备的规划,或者学习能力、英语能力比较强的“学霸”大三做两手准备的打算,大三寒假之前就把留学考试准备的八九不离十,后面同时找留学机构操作着申请,也不是不行。然后如果你已经到了大四留学考试还没准备,考研资料也是第一次看,那真的很紧张了!

#具体时间安排

在考研复习开始前

提前准备出国语言考试,先考到够用的语言考试成绩。语言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比如学生申请的国外大学入学时间为 2023 年 9 月,那么 2021 年 9 月以后参加考试获得的语言考试成绩单都可用来申请。)

待语言考试结束后

学生可以专心致志的进入考研复习阶段,并利用碎片时间,整理好留学申请所需的申请材料,绩单中英文版等。

待到各国外大学申请通道开放后

向理想的学校投递申请材料。

研究生考试初试结束

成绩暂未公布时,学生可以将时间花在留学申请、与国外院校的沟通、以及决定是否接受获得的国外院校录取通知书。

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

学生国内考研的结果已基本确定,若是考到了理想院校和专业的成绩,有望被录取,就可以准备考研复试;若是国内考研结果不理想,则可以专心准备出国留学等一系列事宜,包括办理签证、申请宿舍或校外租房、购买机票等。

另外给想要出国留学,在短暂的大学 4 年时间里做好合理的规划非常有必要。如果想申请国外留学,大学期间从大一学年到大四学年应该怎么做?

#留学规划

大一到大四

大学一年级

了解自己的专业和未来

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基本了解,从专业方向、未来发展潜力、行业状况、职业规划四个方面去了解。

同时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经济能力初步制定四年后的留学规划。

重视 GPA 和综合实力

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成绩均分在 80 分以上。

多参加社会活动或者学科竞赛,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拓宽自己的视野。综合实力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提高语言水平

学好英语,为考雅思托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提高自己英语词汇量的积累,阅读高质量英文期刊,比如经济学人等。

大学二年级

保持 GPA

度过大一适应期,大二是来提高自己 GPA 的大好时机,要保证自己有一个漂亮的 GPA 成绩。

针对自己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有重点地去选择选修课。

参加活动

和大一的活动不同的是,大二在选择活动的上需要更大的平台或含金量高的活动。

记住,一个大型的活动或者一个 500 强的实习机会比多个小活动更具有意义和价值。

准备语言考试

在确保了自己 GPA 的情况下,大二也是备考雅思托福等语言成绩的黄金期。

从大二开始准备,这样既也能保证在考试失利的情况下也有时间再次备考,也可以在大四时集中精力申请,不用再为语言成绩担忧。

大学三年级

评估 GPA 分值

到了大三这一年仍旧要重视 GPA ,也是 GPA 不够高的同学们最后一期刷分的机会,计算出自己的 GPA 后,与留学目标学校的要求作对比,看看是否存在差距,

如果存在,要尽快考虑弥补措施。GPA 在申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无论是重修,冲刺高分还是是选修课程,大三这一年都是最后的机会!

语言考试成绩

雅思、托福、 GRE 、 GMAT 最合适的考试时间就是大三。最好在大三的暑假期间完成 IELTS 或 TOEFL 考试。

在顺利通过考试后,结合自身的背景、职业倾向,选择合适的申请方向开始准备留学申请!

大学四年级

准备留学资料

大四上学期就要启动留学申请,具体包括自己的大学以来个人材料,撰写申请文书,写推荐信,根据自己情况确定申请学校的层次,递交签证申请等等事项。这些都是必要,需要尽早准备。

竞赛活动或科研项目

如果你的标准化考试成绩都可以的话,可以多做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或者科研项目,提升申请竞争力。

了解下留学国家各个院校专业的要求,以便和自身条件做匹配。

提高口语能力

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录取环节中加入面试环节,大家等待学校通知的同时也可多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面试沟通技巧等。

国内 or 国外读研,会接触到不同的东西,得到的不同的锻炼,视野、人生经历也会不同,无论哪一个都是个人能力提升,但不要“打无准备之仗”,有了想法就尽早规划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