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社会工作(331+437)考研经验及考情分析

考研人们,是不是复习的累了呢,如果是的话可以休息一下,看一下21上岸学姐的经验贴,有很多干货呦~一.考情分析1.近三年录取情况2.2021年录取情况详情3.2021年拟录取各分数段人数4.2



考研人们,是不是复习的累了呢,如果是的话可以休息一下,看一下21上岸学姐的经验贴,有很多干货呦~

一.考情分析

1.录取情况

2.2021年录取情况详情

3.2021年拟录取各分数段人数

4.2021年复试差额比例:

一般不低于120%。

5.学费

学费全程48000

6.招生专业目录2022考研

二.初试参考书目(2022考研)

331社会工作原理

1.《社会工作导论》第三版,王思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2.《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景跃进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37社会工作实务

1.《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编写,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年版;

2.《社会政策导论》第三版,杨伟民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三、考研经验

?2021年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W)入学考试大纲

《社会政策》需要掌握如下知识:

1.社会政策基本概念;2.福利、社会福利、国家福利;3.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4.反贫困政策;5.社会保险;6.福利国家的形成与发展;7.社会福利思想;8.福利国家危机;9.社会福利体制;10.社会政策的相关理论;11.平等与公平;12.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13.公民身份与社会政策;14.人口老龄化与社会政策改革;15.社会政策的发展历史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需掌握如下知识:

1.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理论与视角;2.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3.儿童社会工作;4.青少年社会工作;5.老年社会工作;6.残疾人社会工作;7.矫正社会工作;8.社会救助社会工作;9.家庭社会工作;10.学校社会工作;11社区社会工作;12.医务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导论》需掌握如下知识:

1.社会工作的涵义、性质、对象、构成要素、功能;2.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3.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伦理;4.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理论的结构;5.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6.人类行为、人类需要、社会环境、人的成长;7.社会工作方法;8.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9.社会工作教育;10.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需掌握如下知识:

1.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党政体制;2.人大制度;3.政治协商制度;4.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5.地方政府及央地关系;6.政法系统及其运作;7.宣传系统及其运作;8.基层社会治理;9.公民权利与社会发展;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专业课复习经验分享

社工考研近几年有些火爆,竞争也是很激烈。我虽然是一本社工专业,但在六月份才开始备考,时间很仓促,心里很没底,不知道怎么开始复习。我有做计划的习惯,但对浙大不是很了解,到了关键时候,还是有些紧张,怕浪费了有限的时间做一些无用功。那个时候我有个要好的本校学姐正好返校准备毕业事情,我就咨询了一下她。最后在她的建议下报了辅导班——考研芝士。后期专业课的复习就是跟着他家给匹配的学姐来进行的。很多了解的学弟学妹们可能会知道,浙大21考研换了参考书,虽然减少了一本,但对于刚刚建立起信心的我来说,打击还是很大的。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事。不过,我还是比较幸运的了,报了班,辅导我的学姐帮我重新整理了重点及时调整了复习规划,慢慢地又投入到复习中。那段时间,我真的是学到头疼,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

一轮复习(6月——9月中旬)

第一轮复习时,我主要是抓参考书,理解重难点。复习顺序是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实务——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社会政策导论。社工导论复习起来难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而且浙大喜欢考一些比较细节的部分,对导论的考察近几年也有所增加,复习的时候最好边边角角都不要放过。与导论相比,实务部分比较好背诵,但知识点比较零碎。浙大对实务的考察也越来越灵活,一些不热门的领域也会考察到,需要全面复习。政策这本书有些厚,解释性的文字比较多,我虽然本科也是社工专业,但对于这本书了解的也比较少,后面复习起来也是有点费劲。21考研,实务部分是可以选做的,政策部分也没有多少题目,这一点对于政策复习得不好的考生还是比较友好的。不过,时间充足的话,为了拉开与其他考生的差距,政策部分最好也全面复习一下,21年是更换参考书的第一年,22考研说不定增加对这部分的考察。原理部分,政府与政治和导论是按照1:1比例考察的,名词解释中就有四道是党政知识部分的,这部分需要与导论部分同等复习。

二轮复习(9月中旬——10月底)

我一开始复习的劲头还是很足的,但到了第二轮就有些泄气了。前期一轮复习用的时间占了大半,后期我又加入了政治的复习,时间很紧张,我也很心浮气躁。那段时间,我真的有过想要放弃,但督学老师了解之后,心平气和的找我沟通了几次,我思考了很久,想到以后的自己,想到是否有退路可走,慢慢的恢复了状态。考研这条路是很难走的,如果感到孤独的话,可以找一个研友,或者像我这样有个督学老师监督学习,疏导备考情绪,也是一举两得了。

第二轮我开始了习题练习,主要用的是真题和决战20天决战20天可以用来复习论述题,对我的帮助还是蛮大的。除此之外,核心考点也很好,可以补充一些专业课中的知识点,也可以看一看。但

浙大这两年的出题风格变化很大,复习还是要以浙大历年真题为主,掌握好真题中的重难点,对其他不常考的部分进行补充。

下面是我在网上找的真题回忆版,比我自己整理的要详细,可以看一看。

?浙江大学社会工作考研2021考研真题回忆版

《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5*8=40)
1.社会制度
2.社会行为

3.小组工作方法
4.地区发展模式
5.压力型体制
6.二次立法制度
7.审查委员会制度
8.政治协商
(二)简答题(8选5,5*10=50)
1.简述社会工作专业性的确立
2.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3.参照群体理论
4.社区工作的原则
5.守望考研
6.改革开放后,公民权利扩展的具体表现
(三)论述题(4选2,2*30=60)
1.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价值中立与价值相关的必然性,可举例
2.我国社会工作"嵌入型发展”现状的原因,特点、表现
3.我国政府”条状层级”
4.我国城乡社区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437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6*5=30)

1.社会性别

2.同理心

3.第三条道路

4.社区康复

5.工作福利

(二)简答题(6选4,10*4=40)

1.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2.制定服务计划的一般原则

3.服务成效评估的步骤及其模式

4.普遍性福利政策和选择性福利政策各自面临的困难

5.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三)论述题(3选2,25*2=50)

1.社会工作处理医患关系的模式、方法、过程

2.刑满释放人员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改如何对其进行协助

3.社会政策体系在老龄化现状下的遇到的困难以及可能的改革方案

(四)方案设计(2选1,30分)

1.中小学生自我伤害事件频发,但家长学校束手无策,想管却不敢管。作为学校社工,运用“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介入”的原则,设计一系列专业活动。

2.你是一名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社工,机构里有行动自如的老人,也有行动不便,因白天家中无人照料的老人。最近机构新来了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但由于是家人帮其报名参加的,他们对参与机构服务有些抗拒;

同时,大部分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而出现了抑郁症状。设计小组活动。

三轮复习(11月——考前)

第三轮复习的重点是专业书,补充遗漏的知识点。案例分析题是浙大每年的必考点,在考前的这段时间最好整理一下答题模板,而且浙大的考题都是需要大篇幅书写的内容,这样考试作答时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考前还可以用一套试题进行模式测试,熟悉一下自己的答题速度,做到心中有数。像案例分析和论述这类题目,在答题时不能只回答问题中内容,需要在原因、背景等方面做一下补充。而且浙大在考察的时候不会单纯的考察知识点,需要我们发挥拓展性的思维,有时还需要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回答。针对这一点,平时需要多阅读公众号文章和出题老师的论文,虽然近几年浙大出题和老师的论文没有很大的关联,但依据浙大多变的出题风格,想要考高分的话,还是需要拓展一下阅读的。还有,备考过程中,有时间的话还是要多锻炼锻炼,一方面是保证健康良好的备考状态,另一方面是运动可以让大脑保持一个很好的活跃度,平时不要光坐着,也要动起来!

学姐的备考经验就分享到这里啦!休息了一会儿,快去学习吧。22考研还有四十多天的时间,已经是迫在眉睫,继续加油!学姐愿学弟学妹们顺利上岸!

四、就业情况

(1)2020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53%。

(2)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境内升学(8.14%);出国、出境留学(2.79%);签就业形式就业(80.35%);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4.30%);其他形式就业(1.96%);未就业(2.47%)。

(3)硕士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华东地区(75.43%);华南地区(11.33%);华北地区(6.08%);西南地区(2.72%);华中地区(2.57%);西北地区(0.99%);东北地区(0.59%);境外国家(地区)(0.29%)。

(4)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企业单位(75.38%),其中国有企业(18.34%),三资企业(17.00%),其他企业(40.05%);事业单位(15.52%),其中高等教育单位(2.20%),医疗卫生单位(7.22%),科研设计单位(2.96%),中初教育单位(1.49%),其他事业单位(1.65%);党政机关(9.00%);部队(0.09%)。

(5)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9.31%);教育(6.26%);制造业(6.8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1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8.59%);金融业(6.06%)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