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广东医科大学与吉赛生物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广东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5月16日,广东医科大学和吉赛生物“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工作正式启动。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过程,评





2023年5月16日,广东医科大学和吉赛生物“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工作正式启动。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深入合作。







吉赛生物将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生产实习实践管理工作,指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提供核酸、细胞、研发等多个教学实践岗位,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与劳动保护设施,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广东医科大学将支持吉赛生物开展在职工程师培训,提高在职工程师的理论水平,为吉赛生物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工艺改进、产品开发和科研项目实施的指导工作,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助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加速促进企业和高校专业技术岗位的优势互补,持续协同、合作共赢。





·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2021年8月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学校还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美国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榜单。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妇儿医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学院(部)。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芬兰、波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类交流合作。先后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中芬应用型科学大学联合会,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提高,先后获得欧盟“伊拉谟斯+”高校能力建设及教师交流项目。



·吉赛生物·

广州吉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赛生物”)成立于2010年6月,注册资本1010万元,是一家专注于环状rna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环状rna创新疗法cro服务商。



吉赛生物2014年聚焦环状rna细分领域,深耕领域近九年,具备深厚的原创技术积淀,拥有环状rna领域国家发明专利17项,pct国际专利2项。团队拥有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专业人才,已在广州科学城内建立了1000多平方米的实验、研发和生产场所,涵盖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实验和研发平台,为高校、医院、研究院等科研单位,提供circrna研究整体解决方案;拥有rna环化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circrna序列设计平台、circrna生产制备平台、circrna纯化平台、circrna质控平台、核心工具酶生产平台,可为国内外药物研发企业提供circrna创新疗法cro服务和工具酶产品。



吉赛生物已成为领域内的标杆企业,目前国内外合作客户单位已超1000家。吉赛生物将秉承“创新改变未来,专业创造价值”的理念,持续深耕细分领域,与行业内人士一道,共同推动细分领域研究和产业化进程。我们的使命:让暗物质发出光芒,造福人类健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