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艺术设计考研大讲堂《中国美术简史》,图优优带你高效学习!

周文矩,南唐画院待诏,能画冕服、车器、人物、仕女,仕女画近似周昉,而纤丽过之。现存作品有《重屏会棋图》与《宫中图》卷

要点分析:

《重屏会棋图》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兄







周文矩,南唐画院待诏,能画冕服、车器、人物、仕女,仕女画近似周昉,而纤丽过之。现存作品有《重屏会棋图》与《宫中图》卷

要点分析:

《重屏会棋图》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兄弟弈棋,李璟坐于正中,具有肖像画意义。因背景的屏风中又画一屏风,故名重屏。此图把南唐皇帝美化为友爱谦恭、风度文雅的形象,衣纹勾线以细劲而带顿挫的颤笔形成独特风格。

《宫中图》(又名《唐宫春晓图》),宋摹本分十二段,画宫廷妇女按乐、戏婴、出浴、簪花、弄鸟、观画等种种生活,在平凡的情节中较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精神情态,写实技巧超出了唐人的水平。

重屏会棋图

宫中图

顾闳中

背诵要点:

顾闳中与周文矩同为南唐画院待诏,以画人物肖像画著称,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现存《韩熙载夜宴图》,表现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

韩熙载夜宴图

背诵要点:

五代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等五个场面,表现南唐大臣韩煕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至手的表情都处理得较为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富有肖像画特点,衣冠穿着也反映了他的放纵开卷的夜宴处理为聆听演奏琵琶的情节,席中所有人物都沉溺在乐声之中的的表情及相互关系处理的自然合理画中床、杯、器物及陈设的细节也起着烘托主题作用,屏风把各场景加以分割又联成一体,笔法细劲明丽的色彩与床案及男性衣冠的沉着色彩相协调,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和音乐史、舞蹈史及绘画史的重要形象资料要点分析:

《韩熙载夜宴图》刻画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韩熙载夜宴图

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造

背诵要点:

荆浩:传为他的代表作《匡庐图》巨轴,表现了巍峨山峰及山脚下幽居的景象,笔墨皴法,全景式构图,高远平远深远兼具,技巧上超过了唐代。他还有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书中不仅提出“图真”、“搜妙创真”艺术观点,还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关仝:荆浩的追随者,关仝多描绘关陕一带山水,善画秋山、寒林、野渡等景色。作品《山谿待渡图》和《关山行旅图》,都画出了北方深山中幽僻荒寒的气氛。特别是《关山行旅图》,峰峦峻厚而富于变化,山腰云气缭绕,山下板桥枯树,野店荒村,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董源:董源“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他的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擅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方法。传世名作有《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等。前三图都是以水墨为主,表现山峦起伏、江河萦回、烟雨空漾、草木丰茂的江南景要点分析:

五代时期一些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南方的秀丽风光。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江南画家董源、巨然创造了与荆、关迥然不同的山水画风貌。

五代著名的山水画家还有赵干、卫贤及以画楼阁屋宇的“界画”著称的郭忠恕等。

匡庐图

关山行旅图

潇湘图

笔法记

背诵要点:

《笔法记》是一部山水画论著,又名《山水受笔法》、《画山水录》,五代后梁荆浩撰写《笔法记》阐述了著者的绘画理论。此书先述自己隐居太行洪谷,阐发以自然为师是绘画第一阶段的思想其次以遇叟而对答形式全面而深刻地论述自己的见解,构成此著之主体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至手的表情都处理得较为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富有肖像画特点,衣冠穿着也反映了他的放纵《笔法记》是作者从艺日久、人格与技巧双修已臻高境后的著作,是苦心钻研的结晶,对后世山水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要点分析:

“六要”是《笔法记》的理论核心,是唐代山水画创作经验的总结。

与谢赫的“六法”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如一曰气、二曰韵来自“气韵生动”;三曰思与“经营位置”近,并吸收了顾恺之“迁想妙得”的思想;四曰景与“应物象形”约略相当;五曰笔源于“骨法用笔”;六曰墨虽略当于“随类赋彩”,却因水墨画技巧发展而以墨代彩。

“六要”之外,“笔有四势”亦足珍视。荆浩说:“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

《笔法记》相当完备地谈到了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并涉及到绘画的一般问题。要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山水画的表现要求。这里提出了六要”。他认为只有“真者”,才能“气质俱盛”,这也是具体地丰富和发展了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论。

(2)关于绘画品评。作者提出了神、妙、奇、巧四个方面。这是从创作的角度,来阐述作品在表现上如何达到这些要求。

(3)关于用笔、用墨的问题。作者提出笔有四势,并扼要说明运笔在表现上的重要性。关于用墨,这是前人所未作深论者,荆浩着重的提出并加以阐述。这说明墨法到了唐末、五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4)关于画病。作者以为画病有二:一曰无形,二曰有形。所论切合实际,要言不繁。

(5)最后作者提出了师法古人和创新的问题。要求作画应该遵循规矩法则,但又应超乎其之外,即要求画家“于有法中无法,无法中有法”,不受规矩法则所束缚。

顾徐熙、黄荃和花鸟画的发展

背诵要点:

黄筌,17岁即为西蜀宫廷画家。西蜀宫殿壁画屏风大都出于黄筌父子之手。黄筌继承唐代花鸟画传统,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几乎看不到勾勒的墨迹,情态生动逼真他所画的题材和用于装饰宫廷的特点,使他的画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从现存黄筌所作《珍禽图》中,可见他精湛的写实技巧和细腻明丽的风格徐熙,出身名族的南唐士天夫,终身不仕,自命高雅。他常游于田野园圃,观察花竹蔬果禽鱼草虫蝉蝶之类而把它们作为描绘的对象。他的画注重“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抒写,略加色彩,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花鸟的格式,有所创造要点分析:

徐熙、黄筌和花鸟画的发展五代时期的花鸟画有重要的发展和创造,特别是富庶安定的西蜀及南唐地区的成就更为突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超越了唐代的花鸟画水平。

珍禽图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背诵要点: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形容五代画家黄筌、徐熙的不同风格他们一个在宫廷,一个是处士,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形成了面貌迥异的风格:黄筌继承唐代花鸟画传统,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几乎看不到勾勒的墨迹,情态生动逼真,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徐熙注重“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抒写,略加色彩,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花鸟的格式他们的不同风格被人称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02宋代人物画家和作品

高益、武宗元的宗教画

要点分析:

高益是宋初著名宗教画家,因才能超群而被荐入画院,人称大高待诏。他在相国寺殿画了阿育王变相和佛降鬼子母,其中的战争场面和奏乐情节合情合理,受到时人的称颂。

武宗元是北宋重要宗教画家,宗法吴道子,曾在开封、洛阳等地画了大量寺观壁画。

现存传为他画的《朝元仙仗图》为一卷壁画粉本小样,描绘东华、南极帝君率众仙朝见最高神祗的行列。衣纹用圆浑磊落的莼菜条描法,仙乐一段衣袂飘舞气氛欢快,尤显示出吴带当风的特色。

朝元仙仗图

李公麟和白描人物画图

背诵要点:

北宋李公麟能诗善文,绘画技巧全面而扎实,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等无不精能他的人物画长于形象塑造,能画出不同地域、民族、阶层的特点,又能勇于突破陈规,别创新样李公麟个人创作多以墨笔在纸上作画,这种不着彩色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的画法称为“白描”他的传世真迹纸本白描《五马图》,画边地进献给皇帝的五匹骏马。作品以道劲秀雅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描,表现五马毛色状貌的各不相同,或静止、或徐行,骨骼健朗,神完气足,五个牵马人的民族特色也真实传神,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传为他的白描作品还有《维摩诘图》等要点分析:

他临摹古画用绢本着色,忠实于原作的风格。绢本设色的《临韦偃牧放图》是他的摹古之作,全卷画出放牧两千多匹马的浩大场景,勾勒设色,一丝不苟,可见他学习古人的认真和摹古的高超水平。

五马图

维摩诘图

梁凯的减笔画人物

背诵要点:

梁楷的减笔画人物梁楷为南宋宁宗嘉泰年间画院待诏。皇帝曾赐予金带,但他挂于院中而去,自号梁风子,是个放任不羁的人,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

要点分析:

梁楷人物画多以佛教禅宗人物或文人雅士为题材,传为梁楷的减笔人物画《李白行吟图》以飘逸洒脱的用笔,简赅地勾画出诗人高洁简傲的气质。

《泼墨仙人图》也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用简括细笔夸张地画出带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其他减笔画作品还有《六祖图》、《布袋和尚》等。梁楷的减笔画以逸笔渗入院体画,富有个性,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局面。

梁楷作品中也有兼工带写,比较严谨工致的如《释迦出山图》、《八高僧图卷》等;花鸟作品有《雪景山水》、《秋柳双鸭》等。

李白行吟图

泼墨仙人图

张择端和宋代风俗画

背诵要点: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曾攻儒业,后学画,擅长画建筑、车船等风俗题材,度在宫廷画院任职,后来又在社会上卖画其代表作除了《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要点分析:

南宋时期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和供年节装饰的节令画进一步活跃。高宗时楼钥曾进献《耕织图》45幅;宋代表现牧童生活的牧牛图也有大量涌现,现存有阎次平的《牧牛图》、李迪的《风雨归牧》等。

宋代不少画家擅画风俗画,代表有苏汉臣李嵩等。苏汉臣以擅画货郎婴戏著称,有《秋庭戏婴》、《货郎图》、《婴戏图》、《五瑞图》等传世李嵩的《货郎图》表现货郎来到农村,村童及农妇围着货郎担观看,极富生活气息。

西湖争标图

清明上河图

背诵要点:

张择端是北宋后期卓越的风俗画,擅长画建筑,车船等风俗题材,其《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墨笔淡着色,全景式构图,笔法严谨《清明上河图》内容结构分为三个段落:a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

b.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

C.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

这幅画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杰出的绘画作品,而且具有高度历史文献价值

3.作者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选择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例如漕船、骆驼队、毛驴队等都被有条有理又真实自然的组织在这一宏伟的艺术整体中

4.《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长卷构图中充满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而船过虹桥的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部分,种种矛盾,构成全卷的高潮,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

5.成就:

a.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作品

b.画家对于城市社会生活,尤其是“市井细民”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精到的了解

c.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努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及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在绘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要点分析:

《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该图长527.8厘米,高25厘米。清明上河图局部《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

全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风貌,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

画家在创作中用心经营,采用散点透视,长卷构图中充满了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安排。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其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无比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杰出作品。

清明上河图

03宋代山水画家和作品

李成与范宽

背诵要点:

李成画山水在用墨上有特殊研究。作画善用淡墨表现丰富的层次和虚旷的空间,以活脱的笔致画出寒林的情态,以“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的景色抒发胸襟,所画山水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范宽北宋时期著名山水画家,和董源、李成并称为北宋三大家要点分析:

李成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李成的画派是承接着荆浩、关仝而来。李成的山水画是纯出于写实,它的风格清劲,墨法变化微妙,以描写烟林平远景色见胜。

李成对于用笔、用色和画面结构也都特别用心。一定多以平视为基础,从地平线上来看屋檐自然要掀起,画山上亭馆自然也是从下望上。

范宽的山水画最初是学李成和荆浩的。范宽在艺术上借鉴前人而有所得,又进一步在思想上起了新的变化。

他深入自然山川,长期居留于太华、终南诸山之中,观察体验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等不同自然气候下山水形态变化,终于创造了与李成迥然不同的壮美景色,又擅画雪景。

他所画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气势,又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山石,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成功刻画出北方关隘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代表作品《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

溪山行旅图

雪山萧寺图

郭熙与《林泉高致》

背诵要点:

郭熙是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在山水画创作上,首先郭熙的山水画能真实而微妙地表现不同地区、季节、气画出远近深浅、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创造候的特点出极其优美动人的意境他技术全面构思敏捷,其作品在当时深受宫廷和文人士大夫的器重与欣赏。代表作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等在山水画理论上,郭熙著有《林泉高致集》:《林泉高致集》内容是由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全书共分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其中以“山水训”影响较大要点分析:

为山水画是君子游心游目之消遣,山水画要表现林泉《春图》局都之意,使位居朝堂的士大夫通过山水画欣赏能“不下塘筵,坐穷泉壑”,满足他们“泉石啸傲”的精神追求。

强调对真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要“身即山川而取之”要“山行步步移”、“山行面面看”。

提出了一系列山水画传统的观察和创作方法,如“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强调“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画山水者,要“神于好,精于勤,饱游饫看,才能胸有丘壑,使所画“磊磊落落”。山水画家应“所养扩充”,“所经众多”,“所览纯熟”,“所取精萃”,在文化、生活、73传统、技巧各方面有全面的修养。

在具体技艺上,主张凡画山水,须远近浅深、风雨明晦、四时朝暮有所不同。

要注意不同角度、季节、气候等条件所形成的变化,对山水远观近觑,四时之景、朝暮之变态可使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因为,山在四时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山水画意境: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妙品。

从理论到实践都达到了一定高度。《林泉高致集》是宋代画论中最能体现山水画理论成就的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早春图

关山春雪图

米氏云山与小景山水

背诵要点:

米氏云山:又称米家山水,其创造者为米芾、米友仁父子。父子二人皆以书画著名,并精于鉴赏米芾借鉴了董源的山水画法又根据对江南山水的亲身感受,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树木,借笔作画不求工细米友仁画山水亦草草而成,自题为“墨戏”,以落茄表现。米氏父子则运用简笔淡墨,表现烟云溟濛的意趣这一新画风不仅在水墨山水技巧上有所贡献,也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米芾的山水画真迹已不存,米友仁有《潇湘奇观图》、《云山得意图卷》等作品传世北宋流行的小景山水在全景式雄伟山水画外又别开新境,它以引人入胜的幽情美趣、水边沙岸、柳溪野趣、富有诗意的小景见长。多为卷册小幅,清丽可喜,深得文人骚客欣,北宋擅此者有惠崇、赵令穰等人要点分析:

小景山水是北宋流行的山水样式。它以表现幽情美趣、水边沙岸、柳溪野趣的小景见长。景小却富有诗意,幅小但清丽可人,引人入胜。

以其玲珑景致和清远意境深得宫廷贵族与文人骚客的欣赏和爱好,并取得不凡成就。代表画家为北宋画家赵令穰,《湖庄清夏图》为其小景山水的代表。

潇湘奇观图

云山得意图卷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背诵要点:

《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中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全画构图周密,用笔精细,色彩鲜艳,表现了辽阔无垠、锦秀壮丽的祖国河山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段,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灿烂并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要点分析:

王希孟与赵伯驹宋代的青绿山水虽不及水墨山水盛行,但仍受到宫廷贵族的欣赏,而且画风趋向细腻典雅,造境图形也务求真实严谨,以王希孟及赵伯驹、赵伯骕兄弟为代表。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王希孟生平失考,现存他18岁时画成进呈的《千里江山图卷》,该卷长1183厘米,大青绿着色,染天染水,富丽细腻,画中山川江河交流展现,丛林嘉树,庄园茅舍,舟楫桥亭,令人目不暇接,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格遵依格法的画风。

千里江山图

南宋四家

背诵要点:

南宋四家指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和夏圭李唐的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等;刘松年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但变雄健为典雅,画风严谨不苟,水墨青绿兼工,又精于界画马远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雄健的大斧劈画奇峭坚实的山石峰峦,代表作品有《踏歌图》、《寒江独钓》、《水图》等夏圭主要精于山水,用笔苍老,水墨淋漓,点景人物笔简神全,寥寥数笔而神态迥出,作品如《溪山清远图卷》等;马、夏山水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这种“边角之景”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濛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马、夏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马远《踏歌图》:传世《踏歌图》是马远大幅山水的代表作,画幅描绘了峭拔山峰下田垄径上四位老农踏歌欢庆丰年的景象山路上春柳垂曳,流水淙淙,梅花舒放,有浓郁的春意。高山与近景用云气隔开以拉大空间,老农形象朴野生动具有幽默感,带有风俗画因素这幅作品,从总体上来说,虽然不是边角之景,但在具体处理上,已经融入了边角之景的法则,所以并不以雄伟见长,而是以清新取胜。尤其是瘦削的远峰,宛如水石盆景,灵动轻盈,绝无北宋山水画那种迫人心肺的压气势他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景物画得远近分明,图中没有花草的陪衬,却表现出愉快的春山环境。远山奇峭,近石方硬,树木多姿,云雾掩映中显出辽途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具有清旷秀劲的特殊风格万壑松风图

为您推荐